第(2/3)页 今日将两人接走的正是寒门出身的赵西华和汪光学两人,这两人来了京城有好几个月了,在京城的诗会上渐露头角。 而且这两人的文采在京城里传开,尚有书铺商人将两人的诗作抄下售卖了不少银子,说是寒门,但两人在京城里的销那是足够了。 而且两人豪爽,不拘小节,即使与小包子身份不同,却从来都是不卑不亢的。 然而杜伟听后却又问道:“那此二人如此出名,可有贵女倾慕?” 说起这事儿,孟文天知道,他无意中听赵西华说过,有工部尚书之女曾当着众人面说赵西华文采出众,是个伟丈夫。 一听就知道这贵女看中了此人,而且听说会诗楼处,这位贵女曾过来旁听过,眼神只盯着赵西华。 孟文天认为此为佳话一桩,若是赵西华高中,便是才子佳人,可为流传。 杜伟听后却是叹了口气,劝道:“马上就要考试了,你们两个听我的,不要再出门了,即使是赵西华和汪光学两人叫你们出去,也都推了。” 小包子和孟文天疑惑的看向他,杜伟这人向来冷静,他也说不出所以然来,只解释道:“临近考试,万一出点儿什么事,就是一生的悔恨。” “而且赵西华和汪光学这两人本是寒门出身,并无靠山,在京城如此高调,终归不让人放心,你们也是一样。” “在国子学里,谢玉的成绩最好,而天还有一位这么好的师父,一但高中,前程无量。” “我是将这世上的人想得坏了些,但是咱们小心为妙,左右也没有多久了,不出去也是可以的,连着国子学都在这段时间提前散学,让咱们回家准备考试呢。” 杜伟说的也没有错,小包子和孟文天点了点头,毕竟乡试的时候上的当就足以牢记于心了。 于是接下来几日,小包子和孟文天不打算出门了,而是三人在院里一起复习,吟诗作对讨论时政,时间还是过得挺快的。 此时尚书府范府东院,范家小儿子范松平正日夜抓紧着读书,全力应付这一次的考试。 范松平这一次能不能考中,这关系到他的前程,还有范家的前程,他从小到大都被人追捧着,读书也是他的强项。 在京城里的贵子中,他总是受到表扬和榜样的那一个,所以他不容许自己这一次落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