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人慢慢地走近了,杜伟便小声说道:“谢兄,留在京城吧。” 小包子看向他,问他:“那你呢?” 杜伟却打算外放为官,他太知道这庄户百姓的辛苦,他要去掌管一方,好好干出一番政迹来。 谢玉听他说想外放,他笑了,“你的决定没错,以后我在京城,你们在外头,若是有什么事儿,互通有无。” 杜伟笑着点头,后头的孟文天快上几步跟上了,正好听到小包子这话,他说道:“我今日就写信给我父亲,也算是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三人走在一起,心里是对前程的无限向往。 就在底下士子经过的一处酒楼前发,二层楼上的一间雅房里,推开的窗户里露出几张熟悉的脸。 范启林和郑蕴杰看着底下走过去的士子们,范启林咬牙道:“倒不知谢家这个孩子还真的中了状元。” 郑蕴杰却是冷笑一声,“中了状元又当如何?今日的风光也是他们一生中的巅峰,踏入官场,不过只是开始。” “有多少人一辈子外放为官回不了京城,郁郁一生的,抱憾终身的,他们得意不了多久了。” 范启林听到这话,脸色好看些了,看着这些士子们离开的背影,他动了心思。 于是两人随后去找了朝中的几位官员。 京城里的热闹过去后,好消息传到了杨州。 那会儿谢宁一行人终于到了杨州,齐王早已经安排了院子落脚。 来运就收到了消息,原来是小包子中了状元,谢宁听后高兴坏了。 这会儿齐王的信也收到了,得知儿子中了状元,很是欣慰。 齐王府多是行伍出身,逢盛世太平之年,行伍出身的武将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如他这般闲置着,人过得就郁闷了。 而若是遇上战乱之年,武将又容易失去性命,如他们这一脉,总是一脉单传就是这个道理。 再说长年镇守边关,不是什么好事儿,夫妻聚少离多,孩子不亲近,家中长辈无法尽孝,在萧柏看来,儿子选文臣之路是对他对好的选择。 院里,谢宁一高兴,叫来富出去买了不少食材,她亲自下厨做了一顿丰盛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