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理由很充足,同时也让小包子有了一同随行的机会,这是时常在皇爷爷面前露露脸,指不定就能入朝为官了。 谢宁自是同意了,小包子没有拒绝。 于是一家人准备了起来。 第二日谢宁去福王府,想与萧煜商量此事,却得知在皇上出宫这段时间,萧煜得去御书房处理政务。 可是这些事以前不都是太子在处理的么? 萧煜今日入了宫,她只能在狄倍那儿听到这消息,昨个儿夜里,太子来了福王府,之后萧煜就答应了。 这是萧煜第一次答应处理国政,他先前可是连入朝为官都不愿意的人。 谢宁在府上呆了半日,给萧煜留信一封,她和小包子决定跟着皇爷爷去安寿寺,所以她不能来府上。 同时也交代他这段时间别太辛苦,安心等她回来。 谢宁打算给萧煜求个平安符回来,去一趟也不能白去。 从福王府出来后,她便去了城西私塾。 夫子不在,私塾里的孩子也暂时不能上学了,所以这些孩子这几日不上学,却是安排跟着去城郊庄子辩认药材,教他们的人自然就是六丫和小豆芽了。 这时不时的上一些草药病理的常见课,是考虑到他们科举路上或有人动手脚,或有人嫉妒,总之,技不压人,什么都要学一些。 这课程新鲜,个个都显得很开心。 谢家是安排好了,随时准备着出发,可是京城里却为了此事传得沸沸扬扬了。 太子病了,所以不能临朝,燕帝身体不适要去安寿寺,朝政由福王朝代,一时间京城里的风向有了微妙的变化。 凤宫里,郑氏要被自己的儿子给气死的,她不方便出宫,派了太医去东宫探脉,原来是染了伤寒,还很严重,只能静养。 郑氏最害怕的事终于来临,以前福王不插手国政,她还能放心些,现在却是刺中了她的心头。 这一次燕帝去安寿寺没能带上她,她就暗感不妙,如今再出这么一桩事,尤其这临朝听政一事,还是自家儿子的提议,福王也是太子去劝的,郑氏气得没处撒。 郑氏只盼着燕北的宝藏寻到后,能改变眼下的局势,最好是能将福王彻底赶出京城去,即使给他一块封地也成,以后可以慢慢地收拾。 于是郑氏召兄长入宫,又细细商量了一番,还叫兄长集结了朝中几位大臣,在这段时间给福王难堪。 燕帝出发去安寿寺住几日,走时带上了谢宁姐弟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