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 伐骨洗髓-《君临天龙》
第(2/3)页
梁师成听到这话,眼眶霎时间都红了起来,声音不免哽咽道:“这是小的本份,当不得王爷夸赞……”
赵佶见到梁师成这模样,不禁有些奇怪,他只是随口夸赞一句,至于这么大反应?
赵佶却不知,梁师成察言观色,早就发现王爷在上次大病痊愈之后对自己态度有些疏远和厌恶。这令他大惑不解的同时又深感不安,根本不清楚自己因何恶了赵佶。他们这些阉宦,没有子嗣家眷,唯一能够仰仗的只有主人的赏识信赖。若失了这些,不吝于灭顶之灾。眼见赵佶对自己的态度总算有所好转,如何能不感激涕零。
赵佶心下好奇,问起缘由来,梁师成情绪不免益发激动,虽然不敢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感尽数讲出来,但也难免吐露一些委屈。得知详情之后,赵佶不免感慨。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虽然早知这太监未来会是一个什么脾性,但朝夕相处下来被伺候得无微不至,心中难免也会生出一些情分。按照现代人的说法,屁股决定思维,哪怕换了一个太监侍奉自己而不是梁师成,一旦到了那个位置,所思所想只怕也没有多大差别。究其原因,这是时代和制度所限,自己用日后的罪行来苛责现在的梁师成,对这个忠仆也着实有些不公平。
他沉吟片刻,从尾指上褪下一枚玉戒子递给梁师成,说道:“你贴身照料我的饮食起居,主仆之间情分细说起来,比我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情分还要深厚几分。只是世事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后难有几个人做到不忘初心。我赏你这枚戒子你且收好,还要好好记住,这戒子本是戴在尾指上,若强要戴到另一根手指上,手指固然疼痛难当,这戒子也未必就能完好无损。这便是咱们主仆之间的初心,你且戴在手上吧,你不要忘,我也不要忘。”
赵佶这一番话,半是在警醒梁师成,半是在提醒自己。他并不认为自己思路会比古代那么多帝皇还要清晰,每个人都知道宦官干政是国乱之源,但历朝历代却仍不能禁免。讲到底,太监的权势来自帝皇的权势,是皇帝制衡百官的手段之一,只是这柄剑伤人伤己,太容易失控了。
梁师成对赵佶这番话一知半解,但能猜到当中应该会有深意,因此便郑重点头,表示自己会铭记于心。而后他小心翼翼将玉戒子套在自己手指上,似乎将之看得比自己性命还要紧,眼眶里泪水却止不住滚落下来。
赵佶见梁师成这感恩模样,心中不禁叹息,这些阉宦如果不是万般无奈,又怎肯净身入宫,为奴一生?他们是好是坏,其实由不得自己拿主意,主人的眷顾便是唯一安身立命的所在。如果说一开始就立志要祸国殃民,那也实在不可能。太监里面同样不乏好人,却完全要看所侍奉的君主是否英明。赵佶穿越而来,心中常存一份警醒,或许也能改变梁师成的命运,使之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义宦也未可知。
吃过饭后,赵佶精神益发旺盛,便来到别院中一座小亭里。亭子外有一片青石铺成的广场,原本是留作给道士们开坛做法的,这会儿乔峰正在上面练拳,旁边则有几名侍卫在观看。
赵佶对武功之类一窍不通,站在一边看去,只觉得乔峰这拳路虎虎生风,着实威猛,旁的玄奇之处却瞧不出来。
见到赵佶走过来,乔峰收起拳路,走上前问道:“赵公子感觉如何了?”
赵佶拱手道谢:“多得乔兄耗费心力为我伐骨洗髓,现在我身体爽朗许多,力气都似乎涨了几分,再不是羸弱的病秧子。这般大恩,如同再造……”
乔峰却摆手道:“我只是用内功疏通赵公子你体内的经络,距离那伐骨洗髓却还远得多。恕我直言,赵公子你的身体较之寻常人要更差了几分,这是因为进补过度了。那些调养元气的药材诚然可贵,进补一时就能见效,可是还有更多的药力发挥不出来,积攒在身体经络里,久而久之反而成了阻塞经络的缘由,继而血气不畅,隐患频频。想要全都疏通开,还需要往后月余每天用内力化解。而且以后赵公子进补也要得宜有度,须知是药三分毒,若寻常茶饭就能保持元气充沛,那些滋补之物还是能免则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