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百转千回-《君临天龙》


    第(2/3)页

    虽然对当今官家一腔赤诚,但蔡京明白为国为己,都要做好两种准备,也因此,他决定将端王赠送的宣纸带回府中。且先瞧一瞧端王是个什么想法,如果委实太拙劣,那自己也就只能抱歉了。

    一边思忖着一边在纸堆中翻找,过了片刻,在纸堆中翻出一张一指宽的纸条,纸条上只有两个字:“大理”。

    捏住这张纸条,蔡京陷入了沉思当中,渐渐梳理出端王的意图,而眸中的异彩也益发浓烈。

    毫无疑问,端王这次来接触自己,应该是想参与到出访大理国这件事中。短短两个字,含义却很多。首先一层,端王通过这件事表明自己是心向新党的,因为大理国入贡之事对新党而言意义重大,端王既然愿意参与进来,那就说明他内心里对新党还是认同的。这第二层,端王应该是想借此避开朝中目下暗潮涌动的气氛,这时节待在汴京城里,哪怕每天闭门谢客都能被解读为心怀诡念。只有离开京城,眼不见为净才是最好法子。而第三层,应该也是端王最重要的目的,以亲王出使番邦,绝对是一笔厚重履历,一旦用到则就是远远胜过诸王的资本。

    手中捏着这张纸条,蔡京都忍不住要为端王击掌喝彩。若这主意是端王自己想出来的,如此才智,绝对可做大宋中兴之主!若说这计策有一点隐患,那就是如果在出使途中官家支撑不住的话,那端王注定与大位无缘了。这种事出万一的情况,若无大魄力,实在很难做出决断。

    蔡京面沉如水,就着灯台将纸条烧成灰烬,然后开门唤来下人研墨,自己则铺开空白奏章,伏案疾书起来。

    第二天,下朝之后,官家神色有些不愉快。今天的议事本来很顺利,蔡京蔡学士提议今次出使大理国可让一名宗室跟随,也甚合皇帝心意。这一次大理国入贡,对皇帝而言是他过往几年施政成绩的体现。太皇太后在时,总是喋喋不休讲新法乱国,王安石和一干新党之人是乱宋的妖孽。可是他启用这一批人,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这样好的成绩,应该足以封住那些人的口了。

    那大理国虽然远在南疆,但这番恢复朝贡,对大宋、对皇帝意义都极为重大,派遣宗室为使,的确能益发彰显朝廷对他们的礼遇重视。因此皇帝准许了蔡学士的请求,并且下令众臣商讨人选,可是问题却出来了。一群旧党之人贼心不死,竟然推荐两位皇叔为人选,这可触犯了皇帝的逆鳞,直接给驳回否定,也不再在朝堂上公议此事。

    皇帝虽然愤怨难消,但该做的事却得做,不让群臣决议,皇帝自己开始思忖起该派谁去要好。首先两位皇叔是绝对不可以的,而取代他们的人选,则只能是自己这些兄弟。

    吴王?瞎就瞎了,却要在这时节延医治病,想要逆天而为,能有什么好结果?

    简王?自己这一母同胞的小兄弟,最近可是忙得很,还是不必再打扰他了。

    思忖片刻后,皇帝心里已经有了人选,略一沉吟后,便吩咐内侍道:“去端王府上,请端王进宫来见一见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