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9 筹谋-《君临天龙》
第(2/3)页
说罢,她便盈盈起身,走向自己的房间,不过在行到半途时,却又折转回来,望着赵佶欲语还休,过了好一会儿,才声若蚊呐道:“给我点钱……”
赵佶先是微微错愕,片刻后蓦地站起身来,上前一步将娇躯拥入怀中。木婉清下意识挣扎片刻,不过最终还是温顺地靠在赵佶怀中,突然哼了一声,轻声道:“我从小就瞧钟灵这丫头不顺眼……”
木婉清终究还是走了,赵佶站在码头看着那大江上的客船向西渐行渐远。怀中犹存佳人幽香,些许旖念脑海中翻腾片刻,赵佶晃了晃脑袋,收敛了思绪,派人再往太湖中曼陀山庄交代一声那些藏书副本日后自己会派人来取,然后便与侍卫们乘马扬鞭北上。
一路披星戴月的追赶,终于在淮南与使团汇合。虽然赵佶这一遭私自脱离使团前往苏州有些不妥,不过这一次使臣们放了他一次鸽子也颇觉不好意思,因此彼此倒也未计较太多。
再见到蔡京后,赵佶不免好奇问了几句朝中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经过蔡京的讲解,赵佶才渐渐明白。原来这次边衅倒不是宋人与西夏直接的冲突,而是宋夏之间的横山羌人出了事情。
横山乃是大宋与西夏之间的疆域界限,当地生活着诸多山民诸羌,力量不算弱小,多年来一直在西夏与大宋之间摇摆不定,也算是两国之间的一处缓冲,同时对宋夏两国都意义重大。尤其对西夏而言,重要性不吝于燕云之于大宋。
大宋与西夏之间的纷争,横山之争乃是重中之重。熙宁开边以来,大宋在横山一线经营卓有成效,而当地羌人也更乐于与宋人打交道,而非臣服于只知横征暴敛的西夏人。只是神宗驾崩后,高氏太皇太后执政,秉承修好四边,大宋边略调整,大好形势几近损坏殆尽。当今官家亲政后,励精图治,一意振兴大宋,衡山边略自然又成了重中之重。
赵佶本身历史知识虽然不甚精通,但也知道大宋与西夏围绕衡山一线的生死争夺。在固有的历史上,大宋自英宗朝来便在横山一线经营,国之梁柱的西军也就是在这一系列的征战中历练出来。长达几十年间,无数仁人志士苦心孤诣,励精图治,几乎用鲜血浸透横山,终于在徽宗朝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完全具有了一战平灭西夏的实力和优势。
可惜,适逢南面方腊举事叛乱,西军南下平叛。接着又是北方女真起兵,其后大宋再无余力用兵西夏,给了西夏喘息之机,再次夺回横山这条生命线。数百年汉统复兴的大好良机,就如收复燕云一般,昙花一现,旋即便烟消云散,此后便是更苦痛的**。
这些历史的脉络在赵佶脑海中一一掠过,令他心潮澎湃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