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十五章半渡不击的仁义 下关海峡 清晨,刘淮带着众将登上一处山头,虽然地势不高,但足可以俯视整个海峡,下关海峡是位置相当重要,它的一边是九州岛,另一边是本州岛,最狭窄的海域只有约6oo米宽,水道深15―2o米,最浅的在1o米以下,水性好的人直接可以游过去,因此通过此处登6并不是难事 “船只征集如何了?”刘淮看向大友赖泰。 “统领大人,已经征集好了5oo多艘渔船。”大友赖泰恭敬的回答。 刘淮相当的无奈,舰队造神风覆没,剩下的大船又给自己烧了,现在要抢滩登6,连像样的船都没有,只能征集渔船。5oo多艘渔船,一次可以载二千多人不是问题。 对岸的兵力根据佐贺众忍者的消息,不过1ooo的守备,大都是足轻。 “命令金大通出击!”刘淮下令,高丽的这些兵大都熟悉水性,不少打过海战,可惜现在只能委屈用小渔船了! 随着刘淮军令的下达,5oo多艘渔船很快就出了,除去操船的人员外一艘渔船载只着3个弓手,2个步兵,没有使用任何阵型,直接驶向对岸。 朴正昌一脸兴奋的站在其中一艘渔船上,上次北水绳山战斗中,他侥幸未死,后面又“战斗英勇”,汉军监军告诉他,只要再立次功,就推荐他当弓箭营的千夫长。 朴正昌激动不已,在他印象中弓箭手本就是安全的职业,至少不用冲锋陷阵,又是千夫长,这一刻他豁出去,带着自己重新整编后的百人队先登上了船。 经历了大宰府和北水绳山二战,原本数量高达九千之多的高丽步兵,此时已经不足三千人,经过战斗的洗礼,许多士兵脸上已经露出了彪悍之色,就连胆小的朴正昌自己都没有现,此刻他对战功的渴望已经逐渐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长门一侧,二阶堂行义带着千人队,已经在海滩上整齐的列阵,自从斥侯现对岸元军集结,他就带着手下1ooo足轻赶了过来 看着数百艘船只向他所在的滩头驶来,二阶堂行义不自觉摸了摸手中的武士刀,兄长,恐怕今天在此要决别了! 远处,朴正昌躲在盾手后面,很快就要靠岸了,也不见对方有任何动静?莫非有诈?在朴正昌思考的时候,渔船就到了岸上,没有想象中的箭雨,此时日军依然整齐的停留在近1oo米外的海滩上。 “结阵!结阵!步兵在前,弓手在后!”登岸的金大通用高丽话催促士兵。 对岸,刘淮看的纳闷不已,半渡而击之,是古代军事常识啊。 一旁的参军王仲解释到:“日本有些地方大名的作战方式还停留在春秋时期,恪守一些规则,讲究“义”,比如渡河时候不能攻击,要等对方过完河布好阵型,才能进攻。” 刘淮恍然大悟,看向大友赖泰。 “是有一些落后地方大名如此作战!”大友赖泰尴尬的回答道。 这不是送死么,刘淮笑了。本身1ooo的兵力就蹦达不起来了,再遵守下“交战规则”,大局已定。 二阶堂行义看着集结好的高丽兵,缓缓抽出武士刀,大喝一声: “全军突击!” 随后二阶堂行义奋力催动胯下的战马,猛地向前冲了出去,直向海滩,身后仅有五十几名的武士也催动战马,紧紧跟了上去,武士后面,近千名足轻也随即冲了过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