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哦,原来如此,不过无妨,如此他与宋国的关系也暴lu无遗。”刘淮恍然大悟,但不以为意。投石问路,投石之人的身份也暴lu,自己如果要攻击元méng,外力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海船乃是当务之急,襄阳去年已被元军攻占,今年已近年末,宋国恐怕支撑不了多久了,如果临安被克后,元军就不会调遣如此多的兵力,一旦回师,攻占大都的时机转瞬即失。海船制造需要半年之久,往返东瀛时日稍长,运气不好要数月之多,光靠人力制造恐怕是不够的。”王仲面带忧sè的说道。 “那么说直接索要海船?”刘淮问道。 王仲点头,随后说道:“船要,人也要。此东瀛蛮荒之地,技艺不行,而且将来造船还需宋国之工 “军师,我军初定东瀛,全凭武力征服,一时压制还能不luàn,若我军不在,恐怕根基不稳啊。”刘淮见王仲说起东瀛蛮荒之地,就顺势问道。 “需以中原礼仪教之,使之同化,为我所用。”王仲回答道。 “如何行之?”刘淮大感兴趣,同化就是汉化,在这个时代,民族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而且很多地方还真是蛮荒之地,汉化的可行xing还是相当高的。 “主公,在下长于军事,此礼仪教化之事,不是很jin仲犹豫一番说道。 见刘淮大感失望,王仲说道。“不过在下可以推荐一人,可堪大任。” “谁?”刘淮相当意外,武卫军就那么几个人,谁有什么能力一清二楚,基本都是打仗的料,没见过有什么内政的人才。 “佐藤业连。”王仲说出了一个令人相当意外的名字。 “那个镰仓幕府的家老?以夷制夷?还不是和现在的方法没什么两样?如何谈的上以中原礼仪教之,使之同化?”刘淮不解其意。 “佐藤业连此人jing通中原文化,诸子百家皆有涉猎,长于内政,有王佐之才,最妙的是不拘小节,主公若是要行王道,他就是法家之士,主公若行仁政,他就是儒家mén生,主公如果无为,他就是道家之徒,主公若是要用重典,他就有酷吏之才。”王仲称赞道。 居然有这么妙的人,完全是实用主义者,这让刘淮大感兴趣。 扬州 “禀大帅,今月我军加强防务,在各河口增置栅栏,新设烽火台110余处。”陆秀夫汇报道。 看着xing情沉静,沉默寡言的陆秀夫,李庭芝满意的点头,这个幕僚办事很是得力,从未出过差错。既然说了,那肯定是经过他亲自核实过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