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称王称帝的权衡-《征服者之占据东瀛当反贼》


    第(2/3)页

    在中原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大草原上的昔里吉宣布在和林召开忽里台大会,邀请各部落首领前来参加。忽里台台是蒙古人选举大汗而召开部落大会,早在成吉思汗临死的时候,这个一代天骄把他的所有的儿子都叫到身边,要求他们答应蒙古只能有一个大汗,所有人都要效忠大汗,如果大汗死了,那么所有蒙古人都要汇集到蒙古本部召开库里勒台,共同推举一位新的大汗。

    这个制度刚开始的时候得到了严格的执行,成吉思汗死后10年这个忽里台大会拯救了西欧,西征中的蒙古大军在接到当时的大汗窝阔台死讯之后按照成吉思汗的遗愿班师回蒙古开忽里台大会,当时蒙古大军已经攻陷了布达佩斯城,深入到了匈牙利,如果继续就进入了西欧腹地!

    同样在30年后,忽里台大会拯救了埃及和耶路撒冷,使得旭烈兀麾下的蒙古大军,在接到大汗蒙哥暴死四川钓鱼城的消息之后,立即班师去参加忽里台大会推举新的大汗,而最终没有攻陷耶路撒冷和埃及,使得整个非洲得救。

    然而忽里台大会这个制度在忽必烈手中断送了,蒙哥汗去世了,遗留下三个弟弟: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都有资格来成为未来蒙古帝国的大汗,西征中的旭烈兀远离蒙古高原,虽然匆忙回师,但是他的另外二个兄弟已经迫不及待了,当时阿里不哥作为幼子,已经成为蒙古汗国大草原上的统治者,并在蒙古都城和林扎营。作为蒙古地区的统治者,阿里不哥准备在蒙古召开忽里台,以确保他被举为大汗。但是忽必烈抢在他之前行动。他率军从武昌北上,在漠南的开平上都府建大本营,在公元1260年6月4日,忽必烈在此被他的党羽拥立为大汗。

    按成吉思汗的法律,这次仓卒的选举是非正式的,按传统忽里台应该在漠北蒙古草原召开,并且会前应召集成吉思汗的四个汗国的代表们出席。忽必烈违背了成吉思汗的意志,因此从此蒙古帝国分裂了其属下的四个汗国都独立出去了。

    此时的昔里吉已经是蒙古的实际统治者,但是他却宣布召开库里勒台,甚至向远方的四大汗国都派出了使者,昔里吉意在掩盖自己的反叛行径,试图通过忽里台将自己的行为合法化,作为草原的实际控制着,四大汗国大部分又距离草原过于遥远,除了海都之外,昔里吉丝毫不当心其它汗国能够如何,同时他想把水搅浑,好让自己乱中取利,更为重要的是他看上了西北的蒙古大军,整整十万蒙古骑兵,其中有二万是自己的所辖的部落战士,还有八万其余各部落的蒙古骑兵,这是他未来用以称霸的资本!现在他麾下的五万军队,只有一万勉强达到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其他的四万人马只能算是狩猎骑兵的次货!

    伊犁河畔

    早在刘淮进攻大都的时候,王仲就派出细作伪装成商人将大都被围的消息,不经意间透露给海都,得到消息的海都异常兴奋,本就常年派出部下带着蒙古轮番骚扰西北的海都,立刻倾全国之兵,出兵阿里麻里,与平北王那木罕的十万蒙古骑兵对峙伊犁河畔!

    黄金氏族内部的战火再次点燃!

    早在蒙哥即位的时候,这个麾下只有几千人马的海都就敢于拘禁大汗使者,叛意已露,当年窝阔台即大汗位时,全体蒙古宗王曾立下“只要是从窝阔台合罕子孙中出来的,哪怕是一块肉,我们仍要接受他为汗”的誓言,贵由汗即位的忽里台大会上,诸王也有类似的宣誓,因此作为拖雷后人的蒙哥,不能让作为窝阔台后裔的海都信服,海都认定拖雷后人占据大汗之位是非法的,故而很早就萌生了反叛想法。海都希冀大汗之位属于窝阔台后代,遂积蓄实力,联合钦察汗国,图谋与忽必烈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海都公然声称:“只要窝阔台有一个吃奶的后代,都比其他人优先继承!”

    最为重要的是海都主张保持蒙古传统游牧生活方式,反对接受被征服地区的先进文明,因此他对忽必烈相当不满,海都认为忽必烈的汉化背弃了蒙古人的传统,以忽必烈为首的蒙古贵族都堕落了!他们不在是马上的勇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