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怡和洋行的反应-《穿越之我是光绪》


    第(2/3)页

    而我们那位正被坊间议论着的胡雪岩却听不到这些,他正在于梅启照和颜士璋聊着天。

    “现在生丝的价格都已经被炒到每斤5两银子了,每斤比去年多了半两。”

    “乖乖,今年生丝的总产量有六百万斤,要是按照这个算那就是多赚了三百万两银子。真是没想到就凭你胡雪岩的一句话就多赚这么多。”梅启照是个清官,他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人的话可以这么值钱,他只知道那么多银子住够他修多少条河堤。

    但是胡雪岩知道这只是刚刚开始,要知道要是放在平日里胡雪岩要是提这个价,那些洋商也是会给,毕竟胡雪岩占了生丝贸易百分之五十的份额,洋人要向收住够的生丝就只能找胡雪岩。

    而颜士璋只能轻轻一笑,他曾经在左宗棠手下任幕僚,参与过西征。三百万两银子还不过左宗棠的人马半年的军费呢。

    “生丝的价格涨了半两是开了个好头,不过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啊。生丝的价格涨的那么厉害,相信其他人也不会放过这个肥肉的。”

    “对于其他人收丝的消息,胡雪岩却并不着急。由于受到皇上指点,他在去年就开始就在江浙地区对于一些贫困的农户,免费提供先进的良种,并且教授他们养蚕的方法,并且还负责报销。这样不但为农户们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为农户降低了风险,因此广受好评,农户们也纷纷加入。这也帮助胡雪岩解决了丝源问题,不用担心别人的抢源。

    江苏和浙江历来是产丝的主要省份,现在两省的巡抚都为胡雪岩撑腰,在加上两江总督刘坤一的帮助,胡雪岩的收丝行动比历史上理想的多。

    在春丝上市的时候,胡雪岩已经收到了两百万斤的生丝,在加上胡雪岩的朋友控制的一百万斤的生丝,胡雪岩已经控制了今年春丝产量的一半,当然这只是刚刚开始。

    在上海的洋行开始收丝的时候,他们发现今年的丝价已经上涨了不少,生丝上市的头一个月就已经涨到4・6两,而且是有价无市。虽然他们收到了一些丝,但是这都是小头。生丝的价格还会有更大的空间,没有一个人愿意提前出手。

    而且胡雪岩的后面有两位巡抚以及一位总督在后面撑腰,更不用说那位一般人不知道的人。

    因此没有胡雪岩点头,没有哪个生丝商人敢将他手中的生丝出售给洋行――即使是著名的南浔四象八牛七十二狗也不能例外。

    洋行收不到丝急了,洋行每年收购的生丝其中有一小部分会由加工成熟丝,然后在出售给中国人,一般生丝的收购价是每斤4两,而熟丝的价格是每斤7两。也就是说每斤生丝在加工后,洋行能获得每斤3两的巨额利润。如果没有中国的生丝,他们在上海的工厂就没法开工,这将会给他们造成不小的损失。

    而且这还是其次,在欧洲的许多螺丝厂都等待着从中国出口的生丝,如果这些工厂因为没有原料而减产,造成的损失将会非常庞大,没有人知道损失会有多少。

    因此收丝变成了这些洋行的第一要务,而他们收丝就得找到一个能大量出售给他们生丝的人――那个人就是胡雪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