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武禄王之败-《大明公务员》


    第(2/3)页

    这种情况,与他当初看的战报联系起来,来的人自然是明人。他顿时恨极了西王,觉得他背叛了爪哇民族。

    很抱歉,对于西王,而今的椰王来说,这并没有多少心理负担。要知道,爪哇人所谓民族意识,是在荷兰人殖民压迫之下,才渐渐有的。而今,满者伯夷王朝,是有心将爪哇凝聚一体,而武禄王也是这样做的。

    但是并不是所有爪哇人都是这样想的。

    很简单。

    类比汉代,即便大汉统一很长一段时间了。人们的自我认知不是自己是汉人。而是自己赵人,燕人,吴人之类,七国之乱的时候,很多人对于效忠自己的国君去打长安。可没有什么心理不适。

    而满者伯夷王朝统一爪哇才不过百年上下,更不要说,满者伯夷王朝对爪哇的统治,远远没有汉代稳固。这种情况之下,椰王自己有多少认知觉得自己是爪哇人。而不是椰城人?

    什么背叛不背叛?难道满者伯夷开国之君做到,他就做不得吗?

    武禄王也没有时间多些别的事情了。于是一声令下,大军调转方向。

    只是,西王当初与大明水师一交手,立即就退,就是知道不敌。而今也是如此。在方关的指挥之下,大明的船队不管不顾,直接向武禄王座船冲了过了。

    这一艘船是所有船只之中最大的。也是最显眼的。

    一瞬间,武禄王所在之地,成为了战场的中心。

    其实将领的能力提升,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仗。更好的办法是打胜仗。

    方关就是如此。如果在一年之前,方关的海战能力,还是虚的,更多是借助方家的人脉,以及方国珍的余荫的。但是而今就不一样了。而今方关经历生死,特别是上一次大败西王。

    而今这一战的情况,几乎是上一战的翻版。

    爪哇船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只是数量上多了一些,但是而今也有盟友分担。上一次第一次御敌,方关还有些手忙脚乱。回去之后复盘,只觉得这里做得不好,哪里做得不好。

    经过很多思考改良之后。而今一旦动手,比之前更厉害。

    最厉害的不是,火炮。还是火柜。

    因为明军用的火药都要从福建两广运过来,成本比较高、比较昂贵,但是亚奇的猛火油,却不一样。因为距离原产地近,而且亚奇人也没有什么用处,他们仅仅用来点灯而已。大量收购价格便宜。

    而且最重要的是,方关发现,似乎爪哇缺少火攻的意愿与能力。

    水战以火攻为要。不管是三国的赤壁之战,还是二十多年前的鄱阳湖大战。都说明了这一点,只有船只还是木头制造的,这一点就不会过时。但是爪哇人好像没有这个意愿。或者没有想到这一点。

    或许是因为爪哇虽然炎热,但是湿气重,很多时候点火都烧不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