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严嵩老贼-《大明总宪》


    第(2/3)页

    自从继位以来,嘉靖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便是天下大势已变,天下再也找不出几个真正只图名而不为利的官吏了。

    更多的则是像徐阶这般,既要名又要利的士大夫。

    哪怕是宁玦只为名而来。

    也足以让嘉靖另眼相待了。

    只不过看着站在一旁默不作声的高忠长叹了口气。

    “高忠,你知道你跟张佐的区别在哪里吗?”

    高忠闻言一愣。

    “臣不知。”

    “若张佐是你的话,是断不会让宁玦背着箱笼来到这承天门下的。”

    高忠心中大骇,赶忙跪倒。

    “臣该死,这便去将宁玦打杀出去。”

    不待高忠站起身来,嘉靖便已倏然起身,朝着西苑的方向走去了。

    “不必了,其势已成,你现在将其打杀出去,岂不是坐实了朕的昏君之名吗?”

    高忠赶忙在地上叩起了头,连声道:“臣不察,使君父受谤,还请皇爷降罪。”

    “朕没有怪伱,这是你性子使然。”

    “谢皇爷恩泽。”

    听着高忠叩头的声音,嘉靖不由得长叹了口气。

    “上善若水,利万物而不争其势,夫唯不争,故无尤。”

    只是嘉靖知道,高忠怕是一辈子都理解不了自己这句话中的深意。

    宦官终究是宦官。

    哪怕是在内书堂学的再好,其才干与朝中这些老狐狸相比也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他们有的,只是在这深宫中磨炼出来的求生本能,狡诈固然狡诈,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耳。

    看似乾纲独断的天子,实则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待高忠抬起头来时,嘉靖已然消失在了承天门上,而高忠的袍服也早已被冷汗打湿。

    对于宁玦,嘉靖既没有说要惩治,也没有纳其谏,就这么僵持在了承天门外。

    甚至连来承天门外看热闹的百姓都没有人去阻挠。

    就好像是在故意将这声势闹大一般。

    承天门本就在紫禁城跟各大衙署之间,待到散班的时辰,百官挤在人群中方能离去。

    尤其是严嵩父子,刚一从内阁值庐出来也必须要从人群中挤出去方能上自家的马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