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狼堡-《大明总宪》
第(2/3)页
“严世蕃,你告诉我,究竟跟陶家断的怎么样了?”
只不过严世蕃却好似没有听到严嵩的告诫一般。
“爹,我去过陶家了,人家各家都没急,独严家急这让陶家日后怎么看严家?”
“更何况,陶师贤跟我保证了,还有回旋的余……”
不待严世蕃说完,严嵩便直接将手中的票拟砸在了严世蕃的脸上。
“瞪大了你的眼睛好好看清楚,这是内阁马上要报送司礼监的票拟!”
“不光是他陶家的闽、浙两省要重设市舶,连前宋在密州置的市舶司都要改道灵山卫驻地重开方能筹足搜套所需粮秣。”
“难道你非要等到市舶司都置到孝陵上去才能醒悟吗?陶家,大势将去了!”
两千多万两银子,严嵩都不知道曾铣是怎么算出这笔账来的。
前宋时期,市舶岁入峰值二百余万缗(min,即贯),十年复套刚好开支两千万两白银。
这笔账,严嵩是越算越心惊,他也总算是知道为什么夏言越到最后那几个月越不敢提河套的事了。
这哪是议河套啊,分明就是议开海啊!
严世蕃不以为意的从地上捡起了票拟,无奈的叹了口气。
“爹,这不是大势还没去吗?咱们等真去了再动也不迟,即便是市舶司全都重开了,也不至于就马上逼死陶家啊,哪有那么快的,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要,您跟银子有仇?”
听到自己儿子这一番高论,严嵩只感觉到自己的血压在飙升。
“你!”
严世蕃深吸了一口气,紧紧的注视着自己老爹。
“爹,您是小心,但这么多年来,我什么时候错过?君父想开海,儿子省得的,我手里有分寸,还没到时候,稍安勿躁。”
被严世蕃这么一劝,严嵩这才压下了心中的怒火。
诚然,严嵩生性谨慎,但是严嵩知道,如果只有自己的谨慎,严家绝不会有今日之显赫。
半生的经验,使得严嵩不得不再次听从了严世蕃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