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唱报-《大明总宪》
第(2/3)页
书坊,有的忙了。
唱报不是王少甫的首创。
但只有当千家万户的百姓愿意拿家里本就不多的那几个铜板坐到便宜坊里听先生唱报时,唱报这个行当才算是真正的呱呱落地。
只不过王少甫等人的注意力依旧是放在自家的生意上,没有太过在乎事件的内容。
在陶家的影响下。
唱的这些报,终究还是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声音。
宁玦是新党,一个不忠不孝的疯子,而陶师贤是忠臣,且世代忠良。
直到最后一份传报唱完。
坐在外面吃茶的力夫这才愕然的看着那唱报先生讶异道:“先生,这宁秉宪到底是新党还是旧党啊?”
店内走出的食客一展倭扇,而后轻蔑的瞥了一眼外面的茶客。
“乱臣贼子!他们就是看陛下老了!仗着陛下宠溺太子,肆意妄为,让他们闹吧,闹得我大明山河动荡,待天子雷霆降下,他们这班乱臣贼子,一个都跑不了!”
那食客身着锦缎,力夫不敢与争,只得低头道:“宁秉宪是好人,先前还在承天门伏阙,还怒斥方士,听说还去打鞑子了,咋可能是奸臣。”
“大奸似忠。”
说罢,那食客便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而这一切,却又被坐在一旁的王少甫听了个清清楚楚。
——
“念斋,咱们这银子终究是没白花啊,这城内五十多家唱报的食肆、茶肆,现如今全都是在骂他宁克终乃乱臣贼子。”
诸大绶端起茶盏啧舌道:“这一次,太子殿下就算是想救他宁克终,最多也就是强降恩旨蠲(juān)免其罪了。”
无罪跟免罪,从来都是两个概念,只要宁玦有罪,那陶家便是受害者。
无论宁玦死不死,将来朝廷对陶家下手时,他们都可以上奏朝廷说是新党在党同伐异,公报私仇。
陶大临的心中怨气渐深。
“此獠竟还有喘息之机!端甫,我恨不能替父报仇啊!”
诸大绶亦是愤然道:“昔日谢公一门遭贼人屠戮,道渊年幼,陶公临危受命,忠人之事,遂有今日陶、谢之繁盛,这叫什么?”
陶大临茫然的抬起头:“此谓何?”
“这叫致良知啊!”诸大绶用食指点着面前的桌案,继而道:“陶公受人之托,救谢家于危难乃忠人之事,如何不能说是致良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