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明现在的户籍政策,其实跟原轨迹中老朱的政策大体上并没有区别,除了统计的更详细,剩下的就是把商籍做了特殊处理。 只要在大明做了登记,确认你是正经商人,就可以在大明内外四处行商,而农、工户籍的,则必须停留在户籍所在,除非特殊特殊情况,不然不能乱跑。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自由听起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但在没有足够强大的执法能力的情况下,自由,等于混乱。 只有足够铁腕集权,强制政策,才能让一个帝国在这个时代有序运转。 别的不说,不说在开发的兀良哈和岭南,哪怕是中原百姓,一旦大明放开了自由移动,他们都会成群结队往江南跑。 江南的发达,简直就像太阳一样耀眼,对于人口的虹吸效应可以说是十分明显,大明放开,很多人都会想往江南跑。 而商人的相对自由,这让原本是贱籍的商人,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加入,使得大明商业,发展的十分迅速。 “我们这一系列政策执行下去,能弄到多少人口?” 朱标对着萧寒问道。 “起码,能弄个几百万吧,用来补充开发扶桑的人口损失还是够了。” “不过,咱大明还得加紧催促百姓生育,并且高效对外来人口进行同化才行,不然这种事弄不好,一旦后来咱大明出了乱子,可能又是一次五胡乱华。” 萧寒对着朱标道。 “哦?” “我们要怎么对那些异国人进行同化?” 朱标好奇问道。 “嗯,这三年我们抓紧推广咱大明的各项科举科目,等到下一次秋闱,咱大明就和上次春闱一样,增加各项名额。” 萧寒对着朱标道。 “可咱大明没有那么多官职给他们啊,闲置太多举人,怕是容易出乱子。” 朱标开口说道。 “谁说要把他们闲置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