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们觉得韩国公之子李祺,能否作为中书省左丞相?” 萧寒微微思索片刻,便是开口道。 “李祺。” 朱元璋与朱标对视一眼,便是异口同声道。 “嗯。” “李祺的才能,绝对不弱于其父李善长。” “若是可以居身于中书省,必然可以掀起一股惊天骇浪。” 萧寒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道。 李祺。 作为韩国公李善长的嫡长子,不仅完美继承了李善长的手段,更是有着不弱于李善长的城府。 但可以看出,李祺对于大明,并无恶意,所以,这个人才,绝对可以用。 “但这个孩子是咱为镜静挑选的夫婿,是我大明朝未来的驸马。” “若是让他居身于中书省的左丞相,咱怕.” 朱元璋抬起眼眸,闪过一抹犹豫道。 李祺,毕竟是他老兄弟李善长的种,所以,这样的人才,真的会甘心屈居人之下? 也对,不管今时今日的李善长如何做派,朱元璋对他的忌惮,仍然藏在心中。 但萧寒可以明确的感觉到,朱元璋在李善长的身边,绝对安插了后手,就是为了防止李善长有所谋划。 谁让朱元璋一向不喜欢文人墨客,总觉得他们是老阴贼。 纵然是一起打天下的老兄弟,朱元璋也不可能完全放心。 毕竟,李善长绝不是徐达与常遇春,也并不是那些五大三粗的淮西勋贵。 这就是为什么,朱元璋给徐达与常遇春封王,但定鼎天下最大的功臣,仍然是韩国公的原因。 况且,李善长何其聪慧,怎么能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所以,从始至终,李善长都未曾进过宫,对于徐达与常遇春的封王,也仅仅是派儿子李祺送上了一份贺礼。 至于萧寒封王? 别傻了,徐达与常遇春等封王,乃是郡王爵,非亲王爵。 那李善长自然可以不用到场。 可萧寒不同,那是正儿八经进了老朱家祖庙的人。 毕竟,古人常以族谱居之,进了族谱,便不是血亲,亦是血亲的道理,谁不明白? 所以,萧寒可是大明朝正儿八经的亲王,还是老朱钦赐的皇室二皇兄,仅在靖江王朱文正之下。 届时,萧寒封王,不仅仅是文武大臣齐齐到场,就连皇亲贵胄也不能缺席。 而且,直至今日,萧寒封王的大典还未举办,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老朱不是不想办,而是想大办一场。 “爹。” “李祺的一身才学,堪比韩国公,不用才暴殄天物。” “再者,就算是李祺未来会成为您的女婿,也不代表人家不能入朝为官吧?” 萧寒倒是思索了一下,便是笑着看向朱元璋开口道。 “除非,您觉得儿子压不住李祺。” 朱标转过头,便是看向朱元璋似笑非笑道。 “怎么可能!” “咱的儿子乃是人中龙凤,怎么可能压制不住李祺。” 朱元璋连声否决道。 “那不就行了。” “他父亲李善长辅佐您,李祺辅佐儿子,一门两代都是大明重臣。” “还有即将下嫁的镜静,依旧中书省左丞相,这是多么大的恩宠。” “相当于祖孙三代都将与我大明皇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这般殊荣,李祺要是还有别的心思,别说他不可能成功,纵然成功,也将是司马懿,横遭万世唾骂。” 看着朱元璋摇头,朱标方才果断看向朱元璋笑道。 作为洪武皇帝朱元璋的儿子。 又是信王萧寒的得意门生。 太子朱标早已脱胎换骨。 比起历史上的朱标,更是有着过之而不及的狠辣手段。 所以,别说是一个李祺,即便是加上他的父亲李善长,朱标都能轻易镇压。 再者,彼时的大明王朝,亦非昨日之大明王朝。 那想在眼前的大明王朝,行不轨之举,就必须要考虑好后果! 因为未来,将再无人可以掣肘朱标。 “所以,你们都挺看好李祺的。” 朱元璋面对自信的朱标,也是微微沉默了片刻,方才开口道。 “并非是看好,而是合适。” 萧寒沉吟了一下,便是转头看向朱元璋认真道:“此时,唯有李祺可以胜任大明左丞相。” “再说了,未来李祺与镜静有了孩子,那还不是您的外孙?” 朱樉也是适当的开口道。 的确,不管是亲孙子,还是外孙子,那都是他老朱的孙子,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且,老朱这个人对谁都能狠下心,唯独对家人一再的放宽,格外的重视亲情。 “即便你们都觉得李祺不错,那便这般决定吧。” “但他不能马上上任中书省左丞相,先在中书省干点别的差事。” “等明年,或者等他理清中书省的政务,再让他升任中书省左丞相吧。” 朱元璋思索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 “遵旨。” 萧寒与朱标连忙起身,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