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从左念这里得知,金夏自从上次入侵大宋使得东路军几乎全军覆灭后,金夏还剩的常备军队,不到二十万。 其中十万军队,是属于拓跋氏的直系军队,这支军队,之前无论是攻灭高辽、平北狄,都没有调动过,他们是拱卫金夏京师的。 剩下的不到十万军队,都是由金夏各个部落的“镇兵”组成,有五万被派到了海宴关守关,五万分别驻扎在金夏的其他各个边境以及镇守高辽。 海宴关沦陷的消息,传到京师后。 拓跋辉命完颜夏吉率领拓跋氏三万直系军队,再命各个部落出兵出兵凑齐两万,共五万人马,赶赴海宴关,抵御陈墨。 同时,在完颜夏吉的建议下,拓跋辉又下旨,让一名三品武者,率领三万拓跋氏的直系军队,前去袭扰陇右。 也就是说,目前的玉溪,只有拓跋氏四万左右的直系军。 所以陈墨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拿下玉溪。 … 玉溪。 朝堂上。 文武百官分立左右,商议着政事。 拓跋辉在龙椅上认真聆听,心思却完全没有放在朝堂上,目光一直注视着金銮殿外的御道,等待着前线的战报。 之前说到急件,魏军都快抵达金双城了,离京师,直线距离,已不到五百里了。 而控卫京师的第一道门户,金双城,就特别的重要。 “报……前线八百里加急,金双城沦陷,大将军战死。” 朝会开始还不过一刻钟,前线战报便八百里加急,送到了拓跋辉的面前。 话音刚落下,朝堂上,瞬间噤声一片,落针可闻。 直到驿使进来,当着文武百官还有拓跋辉的面,宣读完后,朝堂上方才哗然一片。 “什么?” 拓跋辉脸色大变,袖袍下的手握紧成拳,狠狠的攥紧,指甲刺入血肉之中,可他却感受不到疼,完颜夏吉战死的消息,直接让他的身体变得麻木,失去了知觉。 若不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他需要稳住大局,听到这消息,怕是要急火攻心,昏死过去。 底下的文武百官,也是脸色苍白,一颗心沉到了谷底。 之前海宴关失守,拓拔诸战死。 他们虽然感到忿怒和震惊,但觉得局势一切都还可控,完颜夏吉的强大,让他们深信完颜夏吉能把魏军赶出去,甚至杀死大魏皇帝。 可现在完颜夏吉的战死,让他们觉得局势开始变得不可控了起来。 首先,那就是朝堂上,已经没几个可用之将了。 之前入侵大宋,折损耶律将军几员大将就先不提了。 这次海宴关的拓拔诸以及辅佐拓跋诸的几位将领。 甘沙城的拓跋宏还有其副将,也都是可用之才。 再然后就是完颜夏吉,金夏的擎天之柱,他底下的将领,也全都是百战之将。 完颜夏吉战死,他们的下场,恐怕也好不到哪去。 接连的战败,让金夏损失的统帅太多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京师的兵马不多,若是再把这点兵马派出去,京师还要不要了。 若是胜了还好,可若是再战败了呢? 金夏就没了啊 “大汗,大将军战死,金双城沦陷,若是魏军直逼京师而来,不足十天,就可以兵临京师,京师兵马不足,应速速传令拓跋艾将军即刻回援。” 拓跋艾,并不是拓跋氏的人。 其父亲是先帝的内卫,父亲死后,艾成了孤儿,因念及其父有功,先帝赐艾拓跋姓。 现在是拓跋辉的心腹。 这次带兵去袭扰陇右的主帅,便是拓跋艾。 现在完颜夏吉战死,魏军马上就要打到京师来了,为了自身的安危,他们当然希望京师的兵马越多越好。 “扈大人说的极是,不仅如此,还应命贴木部落、戈戈乌部落、戎焰部落立即组织兵马,拱卫京师。” 这一刻,大部分的文武百官,意见出奇的一致。 那就是调用所有能调用的兵马,汇聚京师。 只有少数几人,觉得拓跋辉应该派遣兵马,去守住夷陵城等地。 要知道,金夏有三大关护卫京师。 金双城只是第一大关。 后面还有两关可守。 若是这两关不要的话,那就是白白送给魏军。 只是这几人的意见,迅速被百官的话语给盖过了。 认为有完颜夏吉镇守的金双城都沦陷了,后面两大关,就算派兵去,也守不住,还不如等着各部落的援兵来拱卫京师。 另外,就算派兵去,谁领军? 谁愿意去?这不是白白送死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