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概是因为常年漂泊的关系,这老头虽然有钱,却不喜欢置办不动产,也让王澄机缘巧合成了自家师父的包租公。 反正全凤麟斋上下都有一份儿“工”是替他打的,还是旱涝保收的那一种。 “师父,以后咱们各论各的。我叫你师父,你叫我王老爷!嘎嘎嘎...”他只要想想就觉得爽。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造纸作坊、一家铁匠铺,一家规模不大的造船厂千舟船坞。 这些产业在豫通顺总共攒下了几千两现银的收益也一并供王澄支取。 造船厂的价值最高,有能力建造中小型的三桅渔船。 问了一下张文,他们的【张福顺号】就是来自这家千舟船坞。 王澄巡视了一番自己的各项产业,第一时间就接手了造船厂。 请已经年近花甲打算在这里安度晚年的七品职官【木匠】刘老实和一群工匠搓了一顿,混个脸熟。 有直岁堂官弟子的招牌,又用奇货可居检查过这帮人的根底,完全可以以此为核心搭建起预想中的船镖局。 下午抓紧时间拿着现银去翻了一遍山海会的库存,想找到一件上好的炼法主材。 结果让他大失所望,修行采水法时常用的蛇蜕数量倒是不少,但能入他眼的一条都没有。 第三天,又去找【翻江鼠】韩泽长打秋风。 毫不客气地从韩家搜刮齐了修行过洋牵星术的各种法材。 一起用过丰盛的晚饭后,又被韩泽长亲自热情地送出大门,一副对待上宾的样子。 “如果是脸皮薄的人,即使对别人有救命之恩,大概率也拉不下脸来跟人家要好处,觉得是挟恩图报。 实则大错特错! 有关系一定要用,有外力一定要借。 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你来我往,你帮我助,频繁走动才能越来越稳固。 为什么乡下的亲戚亲情很浓,城里却慢慢流行断亲了? 还不是因为乡下收割庄稼、盖房子、婚丧嫁娶全都离不开乡里乡亲帮衬。 城里一家人或者只有一个人都能活的很滋润,自然没有必要去费力维系这种亲戚关系,甚至是夫妻关系。 归根结底不是亲情问题,而是经济问题。” 王澄谢过出手大方的翻江鼠,称呼也顺势变成了: “韩世叔,请留步。改日等扫清月港邪氛,我做东请您和蜃楼将一起补上我的拜师酒。” “哈哈哈,世侄不请我老韩也要带上淑书,厚着脸皮去蹭一杯。” 离开韩家,王澄盘点着自己收集到的材料: “用来布置昊天成象坛的周天星图一幅。 虽说比不上师父那一幅,也是市面儿上有钱都买不到的珍品,用到中三品毫无问题。 两根鲛人膏宝烛。 不要说维持科仪七天,就算一直燃烧百年也能始终不灭。 当然就跟老婆饼里没有老婆一样,鲛人膏烛里也没有鲛人,原材料是某种异类鲸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