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章 十面埋伏(五)-《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小兰虽是丫鬟,却非平庸之人。即便在号称“买不尽的松江布”的松江府,她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纺织能手。
然而,一帆风顺的好日子总是不长久。
李崇文舒心日子没过几天,他便接到吕三报来的噩耗。
邻近的彭山县有难民翻过龙泉山跑到王庄,说是彭山县那边大乱了。大群百姓冲入了县城,大喊要“除衙蠹”。彭山县的官吏跑的跑死的死。
不久,吕三又报来更大的噩耗,说彭山县的乱民已经不甘于“除衙蠹”了,他们现在的口号是“除五蠹”,衙蠹、府蠹、豪蠹、宦蠹、学蠹,总之有钱有势的人家都是蠹,都要拉出来打死。
更令局势复杂的是,牛角寨的土匪现在也不抢百姓了,转而顺应形势,抢起五蠹来。彭山县那边陆续跑过来的难民已经上千,中间还夹着好些双流县的难民。王庄紧急请示,这些流入的难民大多只携带了很少粮食,他们的口粮怎么办?言下之意是要么再拨点粮,要么县城接管。
李崇文没法,只好派出吕三带着护城队把彭山难民暂时集中在县城北面魏老二的王庄里。他一边再次去信向王妃要粮,一边把县城里仅剩的四千斤储备粮拨去救急。
李崇文对五蠹之害早有预见,在世子府奏对时便有成竹。他连夜向世子朱平槿发出第二封信,详细汇报这里的严峻局势和自己采取的应对之策,请求朱平槿协调王府拨粮。
李崇文向世子求援,刘红婷也没闲着。在给王妃娘娘的信中,她厚着脸皮狮子大张口,又提出了两万石粮食的请求。
不过在发出求援信件时,李崇文和刘红婷并不清楚,成都府王庄密布的十一县——成都、华阳、双流、灌县、郫县、温江、新繁、新都、彭县、崇宁、金堂,全部闹起了“除五蠹”,其中彭县还是运动的发源地!
这场轰轰烈烈的百姓运动,其爆发之突然,扩散之迅猛,规模之庞大,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这其中也包括了位居成都的蜀王府和身在雅州的朱平槿。可怕的民乱,就如一圈圈强大的冲击波,以彭县为中心,以超音速波及了全川。旬日之间,成都、邛州、雅州、眉州、嘉定州,甚至更远的重庆、保宁、顺庆、夔州等等,全都出现了大规模的民乱。
蜀王府这时正在四处灭火,哪有可能调拨粮食给仁寿?世子刚刚完成雅州平乱,正率军向邛州开进。而成都的省、府、县三级衙门官员呢,正在为民乱的责任人问题进行激烈争吵。有重量级官员已经放出话来,要向朝廷弹劾巡抚廖大亨。因为正是他在春节期间,严令各地追缴欠税的生事扰民之举,引发了全川民变。
位于成都的都司衙门和成都中卫、成都右卫、成都前卫、成都后卫、宁川卫以及隶属于王府的成都左护卫等六个卫所,一是没接到巡抚和兵备道的指示,二是事起仓促,很多兵员还在城外田里,未能集中于城池。所以他们只是简单关闭了成都府四门,眼睁睁看着城外乱哄哄的景象,却不敢出城平乱。
四川,这个曾经富饶的天府之国,几乎一瞬间再度陷入了全川大乱的局面之中。此时,各路人马纷纷亮相,有坐观成败的,也有浑水摸鱼的,更有趁火打劫的。而本书的男主角朱平槿,此时尚在雅州,在那群山环抱的川西一隅。
注一:《蜀碧》上说,刘三策是饶州举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