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除此之外,耕牛还是近期蜀王府推行垦荒的重要助力。 刘之勃牵头的四川垦荒局正在拟订全川范围内的垦荒促进政策,而蜀王府政务司在承运朝会之后已经做了一个中长期的垦荒规划。 在这个规划中,蜀王府要力争使各地王庄在五年之内,开垦荒地一千五百万亩。而今年的目标,是复耕和开垦荒地三百万亩。 在这三百万亩中,七十万亩的指标下到了泸州,八十万亩下到了绵潼,七十万亩下到了简资,其余八十万亩由成都、雅嘉、顺庆、邛眉等王庄分摊。 现在,泸州那边进展极快,超额完成任务已是板上钉钉。除了组织得力等主观因素外,当地绝大多数的荒地都为复耕地也是重要的客观原因; 简资的那边也比较顺利,因为旱地作物如小麦、玉米、红苕和甘蔗的推广,使当地很多不适宜水稻耕种的丘陵山坡变成了人人争抢的好地,而且玉米和红苕的耕种相对水稻而言要省事省力一些,因为它不需要筑坎蓄水; 唯独绵潼涪江流域有大量上好的水田,却因耕牛缺少而进展缓慢。绵潼总庄的邱瑞光抱怨,绵潼涪江边的水田多,需要水牛,而存栏的水牛都被流贼、灾民和官兵牵走吃光了。他组织人手开荒,荒地不缺,因为绵潼是被流贼破坏得最厉害的地区;人也不缺,因为从汉中陇右南下四川的流民,他已经想法就地拦截了。最缺的就是水牛。 他说,如果他没有水牛,他就只能在上好的水田上种上玉米小麦这些低价值的旱地作物,这样损失就大了。 …… 郑安民在罗雨虹面前正襟危坐,开始了说辞:“罗姑娘,农耕,乃立国之本。而耕者,离不开牛……” “郑长史,现在全川都缺牛。你说说解决方案就好。” 这罗姑娘的脾性,怎么与世子大不一样!郑安民心里嘀咕着,只好将后半截说辞活活咽了下去。 “臣以为,这牛要多起来,无非三个办法:一是买,二是生,再是严禁杀牛吃牛。牛生牛太慢,买是最快的,可蜀地周边,有水牛的地方,无非是行都司(注一)、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可以到南方去买,但不能由蜀王府直接去买,要用市场化的方式进行。” 罗雨虹又把郑安民的话憋了回去:“挂牌招标,一头牛多少钱。给牛贩子留足利润,让他们自己去贩运。除了到南方买,还要到北边买。现在旱地越来越多,不能只买水牛,还要买些北方的黄牛。北方黄牛比四川黄牛体型大,肉质好,还可以喝奶……” 怎么这姑娘一开口,便是“肉质好”?难道罗姑娘主张牛肉敞开吃?中国以农耕立国,禁止杀牛吃牛几乎已经成了历朝历代的法律,怎么这姑娘不知道? 没等郑安民把反对的话说出来,罗雨虹又道:“给牛贩子以蜀王府的名义,这样可以让他们避开关税和官兵骚扰。必要的时候,还可让顺风镖局武装护卫!不过,买牛可不是长远之策。我们哪有那么多的银子?外流银子多了,银钞又如何保持币值?所以耕牛终究还是要多生才行。” “罗姑娘所言极是!”郑安民终于插进话头来,“四川一地,五万头耕牛也不够。现在成都市面上一头千斤犍牛值二百五十两银子,王府能拿出多少银子?” “除了五万头耕牛,还要五万头肉牛、五万头奶牛,加起来就是十五万头!” 罗雨虹给面前的郑安民亮出三根细长的指头,把郑安民看的一愣一愣的。没等郑安民反应过来,罗雨虹便下了结论:“所以说,根本的解决之道是多生、优生!” “臣也想到此道,便带了一对夫妻来。他们是养牛多年的庄户,如果罗姑娘……” “请他们进来吧!” 这对夫妻姓左,是王庄里的养牛专业户。三十年前,他们在牛棚里擦出了爱情的火花;二十八年前,他们在牛棚里结出了爱情的结晶;直到今天,牛棚里的一切仍是他们生活的主题。 “不要害怕,有什么说什么。”罗雨虹对那对战战兢兢的夫妻道。她以女人特有的敏感注意到,两个人进殿来居然手牵手一齐抖。于是她不由自主地对这对贫贱夫妻产生了许多好感。 “养牛的事情我知道。”罗雨虹先向这对夫妻宣布她的专业知识,“你们只需说说你们庄里养牛的情况。” 罗姑娘没有架子,让这对夫妻松了一口气。说道庄里的牛,还真没人比他们更熟悉。他们俩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将成都县王庄的耕牛情况说了个七七八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