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五尖特急(二)-《崇祯十三年》


    第(3/3)页

    火器局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朱平槿当然予以了嘉奖,包括精神上的表扬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朱平槿还提出了更多的希望和建议,让他们大胆的去试。此外王昆山还奏报,整体钻制的铳管已经制成了十根,是否制成火铳,等待世子的旨意。然而朱平槿只是简单地命令王昆山,以油封存,留待他回成都再加工。

    “火器局要把生产和科研适度分开,像机器局一样,成立一个研究院。另外还要成立重型机器局,生产特种钢和大型加工设备。只是这个重机局,是军民两用,是上市成为公众公司好呢还是继续延续保密单位?”

    想到这里,朱平槿有点犹豫了。除此以外,还有个与此相关的事情让他伤神。泸州贺有义那边昨天来了一份奏折。

    贺有义气冲冲奏报道,他们为火器局扩建产能而做的前期工作已经完成了大半,厂房都搭好了。为什么世子突然叫停?泸州是世子亲自确定的“先南后北,南占北打”战略的基石,没有适度的工业生产能力,这个基石作用如何发挥?泸州承担着向遵义府、叙州府和贵州甚至广东出兵的重任,世子过去曾向他道,他的使命是要“向大海进军”。难道最近川北的土暴子一闹,世子就忘了自己说过的话了吗?

    并非只有贺有义认识到了大工业的巨大好处。田骞和邱瑞光一样在争,而且邱瑞光动作更快。

    邱瑞光在绵州以北的重华镇建起了一个大型火药厂,利用西边大山里的天然硝土和王庄里的集硝池生产护国军急需的大量火药。他报告,新火药厂的产能是官府成都火药局的两倍以上,而且还有扩大的空间。

    田骞的动作虽然慢点,但他的工业计划更庞大。这些计划一方面与自贡的盐业有关,另一方面还与甘蔗种植业的大发展有关。他还上报了一个修路计划,要求整修龙泉驿经简州、内江到重庆的驿道。这条驿道修建于洪武年间,从成都一直延伸到重庆,俗称“东大路”。东大路作为国家干线公路,其规格是洪武年定下的,路基宽达整整三丈。为了论证自己修路计划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田骞还破天荒地引用了一句朱平槿不知什么时候说过的名言:要想富、先修路。

    有限一点资源,四面伸手来抢。捉襟见肘,怎么办?

    朱平槿的头大起来。

    战略规划必须与资源总量平衡。资源越有限,越要集约优化,突出整体、确保紧急,不能一哄而上。

    看来,政务司有必要成立一个新部门——计划发展部。这个部门,由总理郑安民亲自抓,任务就是优化资源利用。

    注一:将榔头高举过头,主要利用锤头自身重力进行锤打的方法。各地叫法可能不同,但玩法差不多。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