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九十六章 宗教武器(五)-《崇祯十三年》


    第(2/3)页

    谭芳担心地看着罗雨虹,没想到罗雨虹已经回过神来,抿嘴笑起来。

    “谁说要禁了?他本来就

    投到朱胎里了呀!”

    “罗姐姐!”太平县主嘟着嘴就要扑过来。

    “可你这只小猪挺漂亮啊!”

    罗雨虹亲热地把小姑子拉到自己身边,搂住她的柔软肩膀,抚摸她的披肩秀发。

    “怎么头发胡乱散着,你常带的凤头金簪呢?世间万物,一阴一阳,阴阳相对。我们女人是半边天,自轻自贱要不得,千万别忘记了!”

    太平县主听言大喜。她那点微薄的军饷怎够她大手大脚啊?她嘟哝着小嘴,平摊两只手掌,可怜巴巴举到未来的王嫂面前,趁机大打秋风。

    “半边天?忘记了?”

    众人目光的焦点之外,立在房间正中摆造型的王道士如雷贯耳,恨不得立即用两件法器狠狠锤扁自己的木瓜脑袋。

    罗姑娘亲自把自己招到这里问话,为的什么?

    先前的问话哪是什么题眼,根本就是个药引子!

    既然世子是天蓬元帅,那么罗姑娘自然就是……嫦娥仙子!

    ……

    自从朱平槿入幸盘龙池馆后,他越发喜欢这里了。有山有水,人少清净。唯一的缺点就是离城稍远,大臣们奏事不太方便。

    “让他们跑上几步,权当锻炼身体!”朱平槿暗想。

    舒国平的奏答绵延不绝:

    “……市以私恩,无以养国士;刑以重法,无以练虎贲!晓谕忠义,无以臣不法!

    臣在栓子寨审问王文彪,世子对你有再生之恩,为何负恩背叛?他竟然大言不惭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命就一条,谁给的银子多自然卖给谁,这是天经地义!

    臣想着当年碧峰峡这帮草标上山,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一个个如冻瘪的幽灵,臣就气不打一处来……

    是故臣以为:如今士卒来源甚广,其中质朴者有之,粗鄙者有之,奸猾者有之,恶行累累者亦有之,不可单纯以碧峰峡一路对之。

    对知恩图报者,以忠义应之;对求食糊口者,以饷赏应之;对粗鄙不文者,以神灵应之;对恶习不改者,以铁的军法应之。如此一来,护国军上下一体,心神同位,不愁战而不胜!

    ……汪督襄城之败,闯贼势必三攻开封;楚军北援,箭在弦上。如今臣最担心的,还是荆襄南直的献贼。一旦前方有警,护国军难保不立即出川。可如今官兵新编,夏粮在收,兼之百万流民入川,人生地不熟,正是最需大军坐镇川内弹压之时。臣担心,若是栓子寨之劫再发……一旦军心不稳……

    故臣附议孙、程两先生奏疏,非独为儒学一门一宗着想,亦为天下苍生计!”

    “国平口才大有长进!”一直没有说话的马乾抚掌大笑起来。他比舒国平年高位重,与舒国平的叔父平辈相交,当半个长辈没有问题。

    “马大人是赞同了?”朱平槿转头问道。

    “臣赞同,也不赞同。”

    马乾微笑道:“儒、释、道三教源远流长,合流早成定局。

    就如儒道两家,少年时学儒,老年后入道,世家名士多为之,不为奇也。军中儒、释、道,宜别有宣讲。想当年世祖起兵北平,便有道衍和尚(注一)从旁襄助;如今闯贼军中,亦有宋献策这等妖道为虎作伥。只是废祀真武,难免引发朝局动荡,臣以为还要徐徐图之;至于改祀天蓬,臣以为不宜大张旗鼓……

    吴承恩《西游记》一书民间流传甚广,这天蓬元帅化为猪精,已经广为人知。若是放任此书流传,恐为不妥……”

    “马大人多虑了,这有何难?”孙洪迎着朱平槿问讯的目光,大笑道:“任它如何流传,改了就是!天蓬元帅沦为猪精,定是玄武这奸臣在玉帝面前进了谗言!高家庄的高小姐,定是月宫里的嫦娥娘娘转世。地上五百年,天上仅三天……世子,此乃臣之老本行,臣主动请缨,向世子讨要这份差事!”

    “世子是否为天蓬下凡转世,有何

    要紧?关键是废了百姓的真武信仰!”程翔凤出来帮腔,一语道破实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