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臣以为,刘宇亮绝非谋反之人。廖抚也绝非张汤、来俊臣(注二)一般酷吏!其拘刘氏满门,声言穷治其罪,不过是借此恐吓不轨官绅,并殆世子开恩特释,以示蜀人恩赏皆至世子而出,王恩浩荡遍及于蜀地而已。 廖抚身为蜀抚,欲行新政,不吝以身当之恶名,老臣感佩淋漓。然廖抚国之干城,世子重臣,万不可失。 老臣苦思长想,始得如此一下下之策…… 老臣垂垂老矣,故以无用之身冒死进谏,来当这个奸佞小人。他日蜀人诟病,老臣来去无碍,正好回乡养老……”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此理本世子晓得! 张大人说的对。刘宇亮之罪,既不在诗词唱和,也不在议论时事。他本是蜀王府参事,有牢骚可以写本上奏嘛,何必在下头与德阳罪宗一干逆贼嘀嘀咕咕? 廖抚拿他,那是刘宇亮罪有应得! 不过,老大人说的不错,刘宇亮实有宽宥之情。不如罚他禁足于家,闭门思过三月可好? 还有,此事无需声张。刘宇亮好歹也曾是朝廷首辅,本世子的首席参事。他要脸面,朝廷也要脸面,本世子更要脸面!” “老臣多谢世子开恩……不过,刘氏家眷甚多……还有龚完敬、罗国献家眷诸人……” “刘宇亮言语不敬,但并无反意,就不要连累他的家人了。刘宇亮还是本世子的参事!他不是喜谈兵事吗?让他不要在家闲着,抽空写本奏来。也不拘题目,省内、省外、朝廷,想到什么就写点什么,本世子一律不怪罪他。” “世子果然菩萨心肠,气量如海,老臣代刘宇亮……不,代蜀中父老和天下读书人,谢过世子……” 张法孔颤巍巍作势欲跪,却被朱平槿手势制止了。 “告诉廖抚,龚完敬辜负本世子恩德,着下法司聆讯,审明来报!他的家人,暂时监视居住。审完后再行发落。至于罗国献么,云南很重要,暂不要惊动!” “老臣遵旨!” “刘宇亮一事已了,那王应熊之事当如何?” 这是一个陷阱,刚才还有点小得意的张法孔猛然惊醒。 王应熊死磕世子,与刘宇亮大不一样。如果像刘宇亮一般为王应熊求情,那就是自寻死路! “王应熊纵容逆子强抢人妻,当街杀人;唆使其弟倾害官眷,破家害命(注一)。其余侵财害命者,不计其数。 更有伪造证据,陷害钦差;勾连大臣,离间亲亲之罪,实在罪无可恕! 虽其出逃,仍应公之于众,明曝其恶。其子王阳禧、其弟王应熙,皆应按大明律入罪,明正典刑。其家财一律没收入官。至于其他与王应熊一案关联人犯,俱按大明律处分!” 张法孔这段话说到了朱平槿的心坎上,他老婆还惦记着重庆的收入呢。 “老大人说得好!可恨王应熊这个老王八跑了!” 朱平槿很夸张地一拍桌子,好像尤不解气。 “正因为王应熊跑了,老臣这才要向朝廷参劾廖抚!”张法孔正色道。 注一:《坛经》有云:“福德不是功德。” 注二:张汤,汉武宠臣;来俊臣,武后宠臣。两人皆被史书列入酷吏传。 注三:崇祯十二年,王应熙与同乡南京吏部侍郎倪斯蕙之子倪天和相倾,遂成大狱。王应熙借势破其家。 。顶点m. 第(3/3)页